手机版 收藏 导航

英国短毛猫繁育的秘密之毛色篇

来源: 超宠吧   2022-10-31 04:25:37   浏览:

 

英国短毛猫历史悠久,是一种古老的英国本土的纯种猫。该品种体形圆胖,四肢粗短发达,被毛短而密,头大脸圆,温柔平静,对人友善,而且性格温顺,是适合几乎任何类型家庭的理想宠物。因此,国内繁育英国短毛猫的猫舍也非常多。但是很多繁育者对于英短的毛色、毛长和遗传病的相关遗传规律还不是很了解。在这里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英国短毛猫的相关遗传学知识。

本文介绍关于英国短毛猫诸多方面知识,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英国短毛猫的毛色遗传规律英国短毛猫的遗传病英国短毛猫的血型英国短毛猫的长短毛

本文篇幅较长,因此分为上下两篇,第一篇主要介绍英短的毛色遗传规律。

1. 英短的毛色遗传规律

英国短毛猫中最为人熟知的颜色就是“英国蓝”—蓝灰色的毛发和铜色的眼睛。以至于蓝猫成了英国短毛猫的代名词。但英国短毛猫的颜色并不仅局限于蓝色,它有着繁多的颜色和花色。

近些年来,渐层色英短凭借其特殊的毛色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但是渐层色英短本身涉及到多个毛色基因,并且这些基因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即使很多资深的繁育者也很难弄清楚其中的规律。因此本文就从遗传学角度详细介绍一下渐层色英短的成因。

在介绍渐层色的成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英短中的几种基础颜色是如何形成的。和所有其他品种一样,英短中也存在8种基本色。这八种基本色分别是黑色、巧克力色、肉桂色、红色、蓝色、淡紫色、小鹿色和乳色,其中后面四种是前面四种对应的稀释色。所有这八种基本色都是由三个基因控制的,分别是棕色基因、红色基因和稀释基因。

棕色基因

家猫的毛发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色素,分别是颜色较深的黑色系为主的真黑素和颜色较浅的以红色系为主的棕黑素。其中棕色基因负责生成真黑素,使毛色呈现出黑色。但是棕色基因在猫中出现了突变,形成了两种新的变体,分别称为巧克力色基因型(b)和肉桂色基因型(b1),这两种基因型也可以生成真黑素,但是其浓度要低一些,所以看起来颜色就要淡一些。因此在家猫中棕色基因就有三种基因型,分别是野生型(B),巧克力色基因型(b)和肉桂色基因型(b1),而且三者之间等级关系如下:B>b>b1,因为哺乳动物体内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外,所有的基因都有两份,所以:

一只黑色的猫其基因型可能是:B/B,B/b,B/b1。

一只巧克力色的猫其基因型可能是:b/b,b/b1。

一只肉桂色的猫其基因型只能是b1/b1。

下面三只猫从左到右分别为黑色、巧克力色和肉桂色。

红色基因

但是当猫携带了红色基因时,上面提到的棕色基因就会被抑制,不再合成真黑素并转而合成棕黑素,使毛发呈现桔黄色。该基因有两个等位基因:野生型(r)可以使毛色呈现出正常的黑色系;突变型(R)会抑制棕色基因的表达,使毛色呈现出红色。同时,突变型(R)对纯色基因还有抑制作用,因此所有的红色猫都是虎斑纹,没有纯色的。

由于红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当雌性个体基因型为XRXr时,由于染色体的随机失活,会形成玳瑁色或三花色。由于只有雌性个体具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所有的玳瑁和三花猫都是母猫。只有当雄性个体基因型为XRY和雌性个体基因型为XRXR时,毛色才表现为红色。由于还没有找到红色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准确位置,因此目前还无法对其进行检测。但是由于红色基因本身为显性基因,并且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通过一只猫的外观和性别就可以判断其基因型。所以能否检测影响不大。红色基因的基因型和毛色性别对应关系如下:

稀释基因

除了红色基因和棕色基因以外,还有一种稀释基因可以影响毛发的颜色。顾名思义,稀释基因是通过影响色素的浓度来改变颜色的,该基因对红色和黑色系毛色都有影响。稀释基因有两种等位基因:野生型(D),不会改变毛发原有颜色;突变型(d),会使毛干内色素颗粒的密度被大大降低,淡化原有颜色。其中d是隐性等位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有D存在就不能表现出淡化效果。当猫同时携带两份d时,才可以产生稀释效果。稀释基因和其他颜色搭配可以产生新的颜色,如:

黑色+稀释基因=蓝色

巧克力色+稀释基因=淡紫色

肉桂色+稀释基因=米黄色

红色+稀释基因=乳色

下图为英国短毛猫八种基本色。

因此,英短中的所有八种颜色都是由棕色基因、红色基因和稀释基因这三个基因共同决定的。其中棕色基因和稀释基因都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判断出是否携带稀有毛色等位基因。而红色基因可以通过其外观判断基因型,因此也无需进行基因检测。

全白及加白基因

这里单独说一下白色,白色并不属于八种基础色之一。白色其实是一种掩盖色。当白色基因存在时,所有色素都无法合成。因此呈现出白色。白色基因包含三种等位基因:野生型(N)、全白等位基因(D)和加白等位基因(S)。其中野生型W不产生白色,全白等位基因D使全身毛发都呈现为白色,加白等位基因S使一部分毛发呈现白色。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D>S>N。由于等位基因D为显性,因此无论携带一份还是两份等位基因D,猫都为纯白色。但是基因型为D/D的猫无论和任何猫交配,后代全部为纯白色。而基因型为N/D或D/S的猫和非纯白的猫交配时,只有一半的后代为纯白色。

纯色基因

介绍完英短中的八种基础色,下面正式讲解一下英短中的渐层色成因。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渐层色也是一种特殊的山猫纹(虎斑纹)。根据家猫的被毛是否具有花纹,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全身的被毛为同一种颜色,称为纯色,例如英短中最常见的蓝猫就是纯色。另一类是被毛呈现虎斑纹,也称为山猫纹。

一只猫是纯色还是山猫纹是由纯色基因控制的。纯色基因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有两个等位基因:野生型(A)使毛干生出环状条纹;突变型(a)使色素颗粒均匀分布整个毛干。其中a是隐性等位基因,受A抑制。当猫携带有两份隐性等位基因(a/a)时,才表现出纯色效果(无虎斑图案)。下图中左侧是纯色基因野生型(A/A,A/a)时毛发的颜色,右侧是纯色基因纯合(a/a)时毛发的颜色。

英短中的不同虎斑类型

在山猫纹个体中,虽然每个毛发都具有深浅两种不同的环形条纹。但是不同颜色条纹的宽度不同,而且排列位置也不相同,因此就形成了鱼骨纹和经典纹等不同类型的山猫纹。下图展示了鱼骨纹和经典纹这两种不同的虎斑纹的形成原因。

正常情况下每根毛发上的浅色环纹只有一条,但是有一个基因可以使环形条纹的数量增多,因此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山猫纹,称为刺鼠纹。例如阿比西尼亚猫这个品种中所有个体都为刺鼠纹。在EMS代码表中就专门对这几种类型的虎斑纹进行了区分。其中经典纹色号为22,鱼骨纹色号为23,点状纹色号为24,刺鼠纹色号为25。(由于英短中这几种色号的个体数量较少,因此下图照片为其他品种中对应的虎斑类型)

宽带基因

此外,英短中还存在一种宽带基因(Wide-band gene),该基因控制毛干上环形条带的宽度,有两种等位基因:突变型(Wb)使毛干上黄色环形条带的宽度变大;野生型(wb)不会改变毛干上环形条带的宽度。其中突变型(Wb)是显性性状,且有剂量效应。也就是说,只要携带一份Wb就会使条带变宽,当携带有两份Wb时,黄色条带的宽度会加大。当携带一份宽带基因时(wb/Wb),毛干深色区域的宽度大于毛干长度的1/8,此时称为11色。当携带两份宽带基因时(Wb/Wb),由于浅色环形条带的宽度更宽,因此毛尖色的比例被压缩至小于1/8,此时称为12色。

由于宽带基因只对虎斑纹产生效果,因此所有渐层色猫的纯色基因一定是A/A或A/a。而对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即使携带了宽带基因也不会表现出渐层色。因此对于繁育渐层色英短的猫舍来说,如果两只渐层色生出了纯色个体的话,那么并不是宽带基因的原因,而是由于双亲纯色基因均为A/a,那么后代中就有可能出现a/a的纯色个体。所以如果想只繁育渐层色英短的话,至少要保证两只种猫中至少有一只纯色基因为A/A,这样后代中才不会出现纯色个体。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渐层色的成因目前有很多种理论。宽带基因只是其中的一种,但是目前也是认可度最高,也是最合理的一种理论。并且也经过了众多渐层色英短繁育人的验证。但是,由于目前还没有找到相关基因,因此还无法保证这种理论一定是正确的,如果您在繁育过程中发现渐层色实际的遗传规律与宽带基因的理论存在明显不符,可以与我们进行联系。

所以在金渐层个体中其实不存在金色基因,金渐层中的“金色”和棕虎斑中的黄色其实是同一种颜色,只不过由于宽带基因使得毛干上黄色部分比例增大,因此整体毛色呈现金色,所以称为金渐层。

银色基因

但是在银渐层个体中,确实存在一个银色基因,也称颜色抑制基因,该基因可以抑制毛干上黄色的棕黑素的表达。该基因有两种等位基因:野生型(i)不会抑制棕黑素的表达,可以使毛发表现出正常颜色。突变型(I)会抑制色素的形成,使毛干的棕黑素无法表达,表现为白色。其中突变型(I)是显性性状,也就是说只要携带一份I,就可以表现出颜色抑制效果。

由于银色基因是显性基因,这就意味着父母双方只要有任意一方是银渐层,后代中至少有一半个体会是银色。当其中一方为银渐层,基因型为I/i,另一方为金渐层时,理论上后代中一半个体为金渐层,另一半为银渐层。当其中一方为银渐层,基因型为I/I时,无论配偶为金渐层还是银渐层,后代100%为银渐层。

此外,英短中还存在一种特殊的毛色,称为烟色(smoke),是指毛干上半部为纯色,基部为白色的一种毛色类型。烟色是由于银色基因和纯色基因同时存在引起的。银色基因虽然只会使毛干上的黄色的棕黑素变为白色,但是当毛干为纯色不含有棕黑色时,银色基因也可以是毛干基部变为白色。烟色并不是只有黑色这一种颜色,还可以存在蓝色和巧克力色等多种颜色。

重点色基因

此外,渐层色英短中还存在重点色。重点色的EMS色号是33。重点色其实属于一种程度很轻的白化现象。其原理是色素蛋白对温度敏感,在温度较高时,色素的合成过程被抑制。因此身体末端体温较低的部位,如脸部、耳朵、尾巴和四肢颜色较深,而身体温度高的部位如躯干部呈现出白色。重点色基因包括暹罗猫型重点色和缅甸猫型重点色两种。

重点色基因的等位基因一共有三种:野生型(C)、缅甸猫型重点色(cb)和暹罗猫型重点色(cs)。其中野生型C不表现出重点色效果,cb和cs均可表现出重点色,但是由于突变位置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C>cb=cs。两种等位互相搭配可以形成三种不同的重点色(见下图)。其中英短中的色号33专指第一种重点色。而貂色的色号为32,乌贼色的色号为31。

但是我们平时常说的金点色和银点色并不是单纯由重点色基因引起的,如果只单纯存在重点色基因,只能称为重点色英短或是山猫纹重点色英短。只有当渐层色和重点色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称为金点色或是银点色。

因为渐层色和重点色本身都有淡化颜色的效果,因此在金点色和银点色个体中,无论是渐层色还是重点色的效果都不明显,只在头部、尾部和四足部分表现出轻微的重点色效果,而躯干部几乎是纯白色的。但无论是金点色还是银点色,眼睛一定是蓝色的。

在渐层色个体中,颜色只表现在毛尖,因此准确判断毛色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携带重点色基因的个体在出生时几乎是全白的,毛发颜色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深。因此对于金点色或银点色的幼猫来说,判断颜色是极其困难的。即使是有着丰富经验的繁育者和裁判也会出现误判。但是通过基因检测话,可以在幼猫刚出生时就准确鉴定出颜色。

如何繁育理想的渐层色

对于金渐层个体来说,很多繁育人追求的是全身被毛呈现金黄色。那么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有哪些基因会影响这种整体颜色的呈现。

首先是色号,因为在不同色号中,真黑素控制的深色环带与棕黑素控制的浅色环带的分布位置和比例均不相同。而深色环带所占的比例越大,整体的毛色就会越深。所以说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条件下,毛色的深浅程度:25色>11色>12色。

其次是毛尖色。即使是同一种色号,但是当毛尖的颜色不同时,呈现的整体颜色也不一样。当毛尖色为黑色时,因为颜色和下方黄色毛干部位差异较大,因此会使整体毛色发暗,给人一种较脏的感觉。

因此一些繁育人会追求较浅的毛尖色,如蓝色、巧克力色和淡紫色。因为毛尖色越浅,与毛干部位的颜色差异越小,猫整体的毛色越黄。上面我们提到过,蓝色、巧克力色和淡紫色都属于猫的八种基本色,其中要获得蓝色只需要携带两份稀释基因就可以了,而要获得淡紫色,除了要携带两份稀释基因外,还需要携带两份巧克力色基因。因此在繁育难度上来说,紫金>蓝金>黑金。

由于巧克力色基因、肉桂色基因和重点色基因都属于隐性遗传,因此对于想要繁育稀有渐层色的猫舍来说,并不需要两只种猫都为稀有色,只要携带相关基因即可。

例如公猫是黑金渐层色,基因型为B/b, D/d;母猫是蓝金渐层色,基因型为B/b, d/d。那么理论上可以生出四种颜色的后代,分别是黑金、蓝金、巧克力金和紫金,这四种的比例分别为3:3:1:1。但是同样是一只黑金渐层的公猫,如果基因型变为B/B, D/D,那么和这只蓝金渐层母猫交配后,只能生出黑金渐层一种颜色的后代。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得到两点结论:

1、 后代的毛色与父母双方都有关,而不是仅仅由一方决定。

2、 不应该根据父母的毛色,而是应该根据父母的基因型来预测后代的毛色。

英短的所有颜色和花色都是由上面说的这些基因互相搭配形成。在这些基因中,棕色基因、稀释基因、纯色基因、重点色基因和全白及加白基因都是可以检测出准确基因型,从而知道该个体是否携带有稀有毛色基因。而红色基因通过外观就可以推断出基因型。只有宽带基因和银色基因目前还无法检测,只能通过繁育者根据其遗传规律自行判断。但是这两个基因都属于显性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携带一份等位基因就会通过外观表现出来,因此判断的难度不大。下图是以一些常见毛色和花色为例,列出了这几个基因的基因型情况。

以上是英国短毛猫的毛色遗传规律,在下篇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介绍英短这个品种中的遗传病情况,以及如何避免新生儿溶血和繁育出理想的长短毛个体。

致谢

本文在撰写英短渐层色的成因过程中得到了杭州樱桃猫舍和大庆灰太狼猫舍的大力帮助,提供了很多渐层色的繁育实例,使得我们可以将理论与实际进行互相验证。在此提出衷心感谢!

热门宠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