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收藏 导航

远藤周作的《深河》就这么突然结尾了,感觉很突兀,求指导?

来源: 超宠吧-宠物爱好者家园!   2023-05-16 04:00:36   浏览:

 

首先,这是一个开放性结尾无疑。我们来看看原文:

江波很热心地穿过混杂的人群,朝公共电话走去,说了三四分钟,放下听筒,回到巴士等得好累的日本人聚集的地方。他表情凝重地注视着美津子。

“受伤的日本人是你的朋友吗?”

他吞了一下唾液,说:“听说他目前陷于危笃,大约一小时之前病情发生了急剧变化。”

林水福译本)

原文到此戛然而止,并没有更多地提到大津的病情。但是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想到大津面临的无非就是两种寻常的结局:

1.病情好转,活了下来。

2.病情恶化,最终死亡。

对于不同的读者,对于这两个结局有不同的认识和倾向。而我个人是倾向于远藤周作把大津“写死”了的,而我接下来的论述也建立在“大津死亡”的基础上。

① 远藤周作在写作上的处理

原文可见对江波采用了这样的描述

他表情凝重地注视着美津子

……

他吞了一下唾液

……

这两处描写显然表现了江波此时心情的沉重。正常来说,如果听闻病人情况好转,不会有人表情“凝重”;另外,“吞一下唾液“也很好理解,说明了江波在为接下来要说出口的话而犹豫思忖甚至是在做心理准备。远藤在此绝非做了无意义的处理,于情于理都可以认为大津的结局是死亡。

②“大津之死”与远藤的宗教观的关系

[本点分三部分论证,A)与B)为前提与先行信息,C)是结论]

A)首先,我们简要剖析一下主人公大津对宗教的认识:

“我认为神并不是如你们认为的,是人以外让人瞻仰的事物,而是在人之中,而且包容人、包容树、也包容花草的大生命。”

……

“现在和中世纪不一样,现在是与其他宗教对话的时代。”

(《深河》第六章 河畔的市镇)

可以说,大津虽然是一个一神教——天主教的教徒,但他却拥有“泛神论的血液”和与其他天主教徒不一样的宗教认识。小说情节进行到美津子与大津在印度谈话时,大津说了这么一句:之后,洋葱继续活在他们心中。洋葱死了,但是又转世到弟子之中。

对于大津来说,基督教中的复活 = 印度教中的转世,他将死去或将要死去的印度教徒背至恒河,以印度教的方式使之完成“转世”的愿望,实际上就是在践行天主教的教义。

耶稣对她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约翰福音》11:26)

所以他才会作为一个天主教徒而去背行“异教徒”时毫无芥蒂,并且会在“异教徒”尸体被火化时,对洋葱(即文中所指的耶稣基督)祈祷:请拥抱我交给你的这个人。

总的来说,大津虽然是一个基督徒,但其宗教认识对于西方基督徒来说具有“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显然与他是一个日本人、一个东方人有关。

B)其次,我们分析一下主人公大津与作者远藤周作的联系:

此处给一个直观的表,便能容易地发现二者的联系

我手头的资料是如此介绍远藤的:

第三の新人として登場した彼であるが、その作品を一貫するモチーフはキリスト教を中心とする欧州と日本の精神風土の異質性ということである。一神教と多神教、西洋と日本、神と人などのテーマで全ての作品が存在し観念的であるといえる。

……

昭和八年、伯母の影響で本人の意志にかかわりなく受洗。

……

彼にとっては西洋の宗教であったキリスト教を与えられた自分と、日本人である自分という事実がいつも対立して存在するのである。

……

リヨンでは人々の保守的な部分の発見、彼らが慣習的に信じているキリスト教に新しい時代のいぶきを見つけたり、彼にとって発見的なものであった……欧州のキリスト教風土のあつみが彼を驚かせたのである。しかし発見の喜びだけでなく焦燥感にも絶えず悩まされた。

(明治書院「研究資料現代日本文学」②小説戯曲Ⅱ 昭和55年9月25日)

才疏学浅,试着翻译一下,若有错误还请指正:

他(远藤周作)作为“第三新人派”的作家登场,贯穿其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以基督教为中心的欧洲,与日本在精神风土上的异质性。可以说,一神教与多神教、西洋与日本、神与人等主题是存在于他所有作品中的思想观念。

……

昭和八年(1933),与其本人的意志无关,在姨母的影响下受洗。

……

对他来说,信仰西方宗教——基督教的自己,和身为日本人的自己,这些事实总是相互对立而存在。

……

在里昂,他发现了人们保守的一面,发觉了他们历来信仰的基督教中所蕴含的新时代的气息,这对于他而言是发现性的……欧洲基督教风土的厚重使他震惊。但是,不仅有这些发现所带来的喜悦,也有不断的焦虑感,令其烦心。

可以说,在远藤周作的集大成作《深河》中,他把自己一生对于宗教的一些思考通过大津这一人物表现了出来(关于这一点,详细的论述可以参见文末所附的几篇参考文献)。当然,《深河》中的其他人物也多少表现了远藤周作的一些人生经历,比如儿童文学家沼田就多少影射了他的童年经历,这点可参考拙译试译远藤周作《初恋》,此处不再赘述。因之,我们在前面所剖析的大津的宗教认识,大可套在作者本人身上,亦可理解为:实践了远藤所理解的宗教信仰的人,正是大津。

C)结论——再论“大津之死”:

其实,无论怎么分析,我们都至少要从远藤周作是一个基督教文学家的立场出发,去找寻其作品中存在的与基督教徒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相符的暗示或者隐喻;但与此同时,我们亦不可忽略远藤周作自身的特点,即前述的“异质性”。

《深河》中,存在很多与基督教经典《圣经》相关的对应关系,以下举一例:

大津→耶稣

美津子→耶稣的门徒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理一下,大学时代的大津在美津子的诱惑下“弃教”,但正是在被美津子抛弃后,大津才坚定了他的天主教信仰。我们来看文中相关的描写:

“正因为被你抛弃——我……才稍微懂得他被人类抛弃的痛苦。”

“不要讲得那么好听。”美津子受到了伤害,更想逼问大津。

“对不起。可真的是这样。我听到了。我被你抛弃之后,六神无主……无处可去,不知道该怎么办,无奈又回到那间库尔特尔屋

,走进教堂跪着的时候,我听到了。”

“你听到……听到什么?”

“听到有人说‘来吧’。来吧,我也和你一样被抛弃了,只有我绝不会抛弃你。”

(《深河》第三章 美津子物语

显然,这里对大津呼喊的人是洋葱,即他所指的耶稣基督。这是大津作为一个基督徒,所感受到的“圣灵”。此处的描写与远藤周作平日的宗教体验不无关系。在这个层面上,被美津子抛弃的大津和被门徒抛弃的耶稣的形象统一在一起了。

但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当下,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

(《马太福音》26:56)

另一个有力的佐证是文中经由美津子而反复引出的诗篇

他无佳形美容,

我们看见他的时候,

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

他被蔑视,被人厌弃,

多受痛苦,常经忧患。

他被蔑视,

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

我们也不尊重他。

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

背负我们的痛苦。

(《以赛亚书》53:2-—53:4)

诗篇在文中的出现,总是伴随着美津子将耶稣和大津两者形象相联系的描写。另外讲,大津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是外表丑陋,这与美津子在库尔特尔屋所见的基督像“瘦弱丑陋”相呼应。

还有一点,大津在印度背着异教徒去恒河边时,显然和背着十字架的耶稣形象相重叠了:

大津祈祷:你背着十字架登上死亡之丘,我现在模仿你。你背上背负着众人的悲哀,登上死亡之丘。我现在模仿你。(《深河》第十一章 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

有学者曾指出,作品中的大津即是远藤理想中耶稣的化身;该学者也指出,内心空虚渴望升华的美津子认为自己“谁也无法爱上”,她作为远藤周作另一部作品《丑闻》中成濑万里子的延伸,在《深河》中代表着“恶”,因此对她的拯救就是作品的主要内容之一了。

事实上,美津子摆脱了使她认为一直在模仿的内心的“恶”的时候,即是在她穿着沙丽在恒河中沐浴的时候。文末美津子对矶边说的“至少太太的确转世在矶边先生心中”,以及美津子的心理活动“洋葱老早就死了,但是他转生到他人内部。将近两千年之后,转世到眼前的修女之间,转生到大津体内”,无疑都是她已获得了救赎的证明。另外也有学者认为,美津子作为女性角色,其形象与《新约》中相信耶稣复活的妇女抹大拉的马利亚相重合(宫野光男),这又是另一说了。

从这一方面来说,是大津拯救了她,正如耶稣扮演的牧羊人的角色,拯救了他的如迷路羔羊一般的门徒。而远藤在与加贺乙彦的对谈中也称,他在作品中使用了双重意象,美津子开始抛弃大津直至最终认识到他的伟大这一过程与耶稣和弟子的关系相重叠。

这样一来,为什么说大津的结局是“死亡”就好理解了。结论:

①从文本解读的意义上:大津的死亡意味着美津子获得救赎。他转世到了美津子的心中,祛除了她的“恶”。

②从对基督教的隐喻意义上:大津的死亡隐喻了耶稣基督为赎他人的罪而受难至死,他将永远存在于获得了救赎的美津子心中,一如耶稣的门徒永远记着他所传的道,并四处散播福音。

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罪过得以赦免。

(《歌罗西书》1:14)

主要参考

1.史军《救赎与信仰——论远藤周作<深深的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5卷 第3期,2012年5月

2.史军《冲突、和解、融合:远藤周作的文学与宗教》,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3.明治書院「研究資料現代日本文学」②小説戯曲Ⅱ 昭和55年9月25日

热门宠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