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收藏 导航

追寻宫崎骏的足迹:用善意与勇气直面真实人生

来源: 超宠吧-宠物爱好者家园!   2023-01-19 14:36:31   浏览:

 

1941年1月5日,宫崎骏出生于东京府(今东京都)。父亲宫崎胜次和母亲美子共育有四子,宫崎骏排行老二。同千千万万在战时出生的人一样,宫崎骏的人生从一开始便和汹涌激荡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一年,日本开始对国民实施生活必需品的统制措施,东京推出粮票和食用油票;连小学生都被强行要求参加军事训练;日本军国主义叫嚣美国(America)、英国(Britain)、中国(China)、荷兰(Dutch)四国对日本实施经济封锁,“ABCD对日包围圈”成为当时社会的一大流行语;十二月,日军偷袭位于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到了1944年,海外战场的节节败退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考虑如何应对必将到来的本土轰炸。六月,内阁通过针对国民学校初等科(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学生的《学童疏散促进纲要》和《帝都学童集体疏散实施要领》两项决议。

学童疏散以投靠乡下亲友为主。对于那些无处投奔的城市孩童,则采取集体疏散的避难方式。据东京都官方统计,是年七月,在可能直面空袭的47万名三至六年级的东京孩童中,有近12万人选择前往乡下亲友处避难,另有高达26万人提交了集体疏散申请书。(东京都《学童疏散申告状况调查》,1944年7月21日)而早在一年前,两岁的宫崎骏就已跟随家人离开东京,前往一百公里以外的栃木县宇都宫市。

杭州一处草地,犹如宫崎骏动漫里的夏天。 (视觉中国/图)

作为人生起点的宇都宫生活

如今,当人们提起宇都宫时,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可能会是当地美味多汁的特色小吃——宇都宫饺子。作为来自中国大陆的舶来品,饺子早已在宇都宫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扎根发芽。从JR宇都宫站一出来,四周举目皆是烟火气沸腾的饺子馆。而对于宫崎骏的影迷们来说,宇都宫不仅是名副其实的“饺子之城”,同时也是宫崎骏的旧居所在地。从JR宇都宫站驱车十分钟后,便能抵达位于宇都宫松峰二丁目的那栋在二战空袭中幸存的日式古宅。这栋老宅子陪伴宫崎骏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同时也是《龙猫》《起风了》等动画电影中的某些场景原型。此外,宫崎骏的小学母校就在古宅附近。

回看历史,在江户时代,宇都宫曾是日光街道(建于江户时代的五街道之一,从现在的东京都中央区日本桥一直延伸至栃木县日光市)上最为繁华的驿站小镇,经此地前往日光东照宫拜谒幕府开创者德川家康的旅客车马络绎不绝。进入明治时代之后,基于振兴当地经济的考量,这座经历了幕末战火的小城开始招揽兵团和军工企业入驻。

宫崎骏的祖父宫崎富次郎是一名能工巧匠,在东京墨田区经营一家名为宫崎制作所的街道工厂。这家工厂后由宫崎骏的伯父继承。1942年末,这位伯父成立新公司——宫崎航空机制作所,开始为当时知名的飞机制造商中岛飞行机株式会社供应零部件。他将公司总部和名为“宫崎飞行机”的新工厂建在距离宇都宫市仅十二公里之遥的鹿沼市,由自己出任社长,宫崎骏的父亲胜次担任厂长。

尽管这间工厂在二战结束后不久就迎来了倒闭关门的结局,但在物资匮乏的战争年代,厂长这份工作让宫崎家得以继续维持从前的生活水准。只是,在战火的剧烈冲击下,这种看似衣食无忧的日常生活却也显得格外脆弱。

1945年7月12日深夜,宇都宫遭到美军B29轰炸机空袭,市区近半数街道顷刻间化为火海。宫崎骏的父母和舅舅带着年幼的三兄弟搭乘一辆小卡车朝着鹿沼方向仓皇逃离。在避难途中,有人领着孩子拦车求救,可惜狭小的车身已经无法再容纳其他人,因此,一行人最终只能选择独自逃生。这段小插曲给年仅四岁的宫崎骏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以至他在成名后的访谈中数次提及自己对于当年未能向求助者施以援手的愧疚。

除了在宇都宫空袭中一家人惊慌逃命的亲身经历之外,父亲的职业选择也让长大后的宫崎骏一度无法释怀。毫无疑问,宫崎骏本身是一位爱好和平的反战人士。也正因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陷入了一场无法逻辑自洽的情感漩涡之中:那个会以家妻稚子为由公然拒绝随军前往中国大陆从而被长官痛骂为“不忠的东西”的父亲,那个会在母亲罹患脊柱结核并常年卧病在床时主动承担起每日家务劳动的父亲,为什么没能在战时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反对战争?

在二战结束的半个世纪以后,这个答案似乎才终于浮出了水面。当时,年过半百的宫崎骏在《朝日新闻》(1995年9月4日)上刊登了一则题为《老爹的后背》的文章,其中写道:“老爹甚至会招进一些技能不过关的工人,以此来扩大生产规模,因而产出了大批劣质产品。但他告诉我,通过行贿相关人员,这些产品都能过检。(略)他觉得,战争这种事,是傻子才会去干的。不过,既然干了,那就赚点钱吧。什么大义名分,什么国家命运,老爹全然不感兴趣。他只关心一家人要如何活下去。”

1945年8月,日本战败。在战后的四年多时间里,宫崎骏一直生活在宇都宫,并在当地形成了自己对战败的初始记忆。社会学者桥本明子在《漫长的战败:日本的文化创伤、记忆与认同》(牛津大学出版社,2015年)一书中,将日本人的战后记忆大致分为三类:国家英雄、受害者、加害者。显然,宫崎骏属于最后一种。他认为,作为加害者的日本,在战时犯下了难以饶恕的罪行。

宫崎骏和他笔下的动漫人物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在与日本作家堀田善卫、司马辽太郎的对谈录《时代的风声》(朝日新闻社,1997年)中,宫崎骏如此描述自己的战后记忆:“日本战败后,我在学校和NHK广播里只听到‘日本之前是一个四等国家,是一个愚不可及的国家’这样的话。(略)我感觉自己出生在一个糟糕的国家。(略)因此,日本的景色、水田、盛开的油菜花田,全都成了碍眼的风景。我曾经非常讨厌这些东西。后来,我花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从这种情绪中解脱出来。”这段文字不仅展现了宫崎骏战后记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解释了为何他会在从事动画制作整整25年后,即在1988年公映的动画电影《龙猫》中才首次尝试描绘日本的本土自然风光。当然,这已是后话了。

1950年,宫崎一家从宇都宫搬回东京,定居杉并区南面的永福一带。宫崎骏从宇都宫市立西小学转入杉并区立大宫小学四年级。虽然近七年的宇都宫生活就此画上句号,但这段异乡经历却成了宫崎骏后来动画电影创作乃至整个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指引他孜孜不倦地去探索一则命题,即在大时代的洪流之中,身为小人物的我们该如何活下去。

所泽是《龙猫》诞生之地

1959年,宫崎骏考入私立名校学习院大学的政治经济系。其实,从小酷爱绘画的宫崎骏在高中毕业时,原本计划报考美术院校,但这一决定遭到了早稻田大学出身的父亲的强烈反对。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了长兄就读的学习院大学。大学四年,宫崎骏不仅一直跟着初中时相识的恩师佐藤文雄学习油画,还怀着漫画家的梦想,加入了校内的儿童文学研究会。

1963年,22岁的宫崎骏大学毕业,进入动画制作公司“东映动画”工作。

在这家公司里,宫崎骏结识了一生的挚友、动画创作领域的前辈高畑勋,同时也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大田朱美(婚后改名为宫崎朱美)。工作七年后,宫崎骏携妻挈子,从东京练马区举家搬迁至埼玉县南部的所泽市。

宫崎骏曾在《龙猫诞生之地》(岩波书店,2018年)一书中坦言,当时正值武藏野农村大开发,所泽一带河流污浊、街路破损,可惜自己囊中羞涩,不得已只好选择在此处安家。由此可见,对宫崎骏而言,上世纪70年代的所泽更像是现实压力下的一个无奈妥协。既然如此,那么当他和高畑勋、铃木敏夫等人共同创立吉卜力工作室且声名鹊起之后,为什么没有另择良地?所泽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偏隅小城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孕育出《龙猫》这样的经典作品?

作为一名龙猫迷,我曾带着这些疑问坐上JR武藏野线,前往东京都东村山市的新秋津站。车站附近有一家并不起眼的家庭面包房。店内出售的巧克力味龙猫面包和西伯利亚蛋糕(曾在宫崎骏的另一部动画电影《起风了》中出现)吸引着众多食客慕名前来购买。坊间传闻,宫崎骏本人也是这家小店的常客。沿着店门口的小道顺坡而下,很快眼前便会出现一大片杂树林,那就是宫崎骏当年在散步途中构思出《龙猫》的渊之森绿地。

渊之森绿地位于东村山市和所泽市的交界处,占地四千余平米,林间到处都是麻栎、枹栎等日本常见树种。有一条名为柳濑川的小河穿林而过,香鱼在其间游弋自得。温煦的阳光从树梢枝头洒落,黑色蟌在林中肆意飞舞。相信看过《龙猫》的人来到这里之后,都会忍不住脱口而出:“是呀,这里就应该出现像龙猫那样憨态可掬的妖怪才对。”

虽然《龙猫》的取景并不单一,它结合了位于东京都多摩市圣迹樱丘的日本动画公司周边、宫崎骏儿时成长的神田川流域及其现在生活的所泽等地的风景,此外,作为这部动画美术指导的男鹿和雄还将自己故乡秋田县的一些风光元素融入其中,但宫崎骏曾多次公开表示,他本人非常喜爱所泽的杂树林,龙猫就是一种生活在所泽林间的山怪。

在所泽市的南面,有一大片被称为狭山丘陵的丘陵地带。狭山丘陵东西长11公里,南北最大宽度达4公里,四周被埼玉县的所泽市、入间市和东京都的东村山市、东大和市、武藏村山市、西多摩郡瑞穗町包围。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这片丘陵地带也难逃伐木动土的命运,最终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都被开发成住宅区和游乐场。

为了保护当地杂树林的生态环境,宫崎骏于1990年参与成立“龙猫故乡基金”。从1991年的龙猫之森1号地开始,龙猫故乡基金已通过向市民和企业募集资金的形式收购了当地60块山林。整片狭山丘陵也因此被人们亲切地唤做“龙猫之森”。有报道称,宫崎骏本人每天都会抽时间在家附近的龙猫之森捡拾垃圾、维护环境。

龙猫之森1号地 (温桥/图)

其实,除了《龙猫》这张城市名片之外,所泽还是日本航空的发祥地,建过日本第一座机场——1911年启用的所泽机场;当地出产的狭山茶与静冈茶、宇治茶并称为“日本三大茶”;从城市大开发中得以幸存的狭山丘陵是一座拥有千余种植物和众多昆虫鸟类的珍贵绿岛。对于龙猫迷们来说,所泽的白旗塚、上安松地蔵尊、松乡等处更是圣地巡礼时的必经之地。

2020年,为了庆祝所泽建市七十周年,坐落在西武池袋线和西武新宿线上的所泽站选用《龙猫》中那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散步》作为站内的发车音乐。宫崎骏受邀在七十周年庆典活动上通过视频祝福的方式传达了自己对这座城市的期许:“我对所泽有感情,希望能尽力保存这座城市里的绿色及其往昔的模样。”

在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门口站岗的龙猫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在三鹰为孩子们建一座美术馆

1984年,宫崎骏执导的首部动画电影《风之谷》在日本公映。当时,这位已在动画制作领域默默耕耘二十载的动画导演终于在43岁这一年凭借这部处女作一炮而红。翌年,吉卜力工作室在东京都武藏野市的吉祥寺成立(后迁至邻近的小金井市)。此后,宫崎骏又陆续推出了《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红猪》等电影佳作。

位于东京都小金井市的吉卜力工作室 (温桥/图)

就在这段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事业上升期,有一个新构思在宫崎骏的脑海中逐渐成形——他想为吉卜力工作室员工退休后的生计提供一份保障。起初,宫崎骏只是想开一间出售吉卜力动画周边产品的商店。然而,这一设想很快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完全脱离了给员工提供再就业机会的初衷,发展成要为孩子们建造一座吉卜力动画主题的美术馆。

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入口 (温桥/图)

于是,经过两年多的筹建,2001年10月,由宫崎骏设计、其长子宫崎吾郎监工的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正式名称为“三鹰市立动画美术馆”)在东京都三鹰市开门迎宾。从东京站搭乘JR中央线,只需半个小时便能抵达三鹰站,出站后可直接步行或搭乘公交前往美术馆。

经过龙猫站岗的假售票亭,手持预约票进入这座由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组成的美术馆。从头顶的巨幅湿壁画到墙上的彩绘玻璃窗,随处可见吉卜力卡通形象的身影,让人瞬间落入一个色彩斑斓的梦幻世界。除了参观与动画制作相关的常设展厅、收藏精选童书的阅览室外,游客还可以去小型放映厅“土星座”观看一场只能在这里看到的吉卜力短片动画,或去屋顶草坪看一眼《天空之城》中出现的机器人士兵的模型。为了保证孩子们可以不用配合家长的拍照需求而在馆内各个角落自由穿梭,身为美术馆馆主的宫崎骏规定室内禁止拍照。此外,他还给了小学生以下的孩子们一个令人羡慕的特权——他们可以登上二楼的猫巴士,尽情体验一把《龙猫》中小梅姐妹搭乘猫巴士时的乐趣。

《天空之城》的机器人士兵模型,位于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 (温桥/图)

其实,无论是整座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还是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电影作品,无一不体现出他对孩子们的关怀与声援。在《转折点:1997-2008》(岩波书店,2008年)一书中,宫崎骏曾如此表明自己的创作动因:制作《幽灵公主》(1997年)是因为他感到日本的孩子们对自己为何而活着产生了疑问,制作《千与千寻》(2001年)则是为了告诉那些正在经历生活磨练的小女孩们“没问题,你能行”。从《风之谷》的主题之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到《幽灵公主》的宣传语“活下去!”,再到《起风了》中引用法国诗人保尔·瓦雷里《海滨墓园》中的诗句“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那个从二战废墟中的宇都宫出发的少年一路走来,始终都在思索同一个问题,即在艰难困顿之中,我们该如何活下去。

2013年,宫崎骏在完成自己执导的第十一部作品《起风了》后宣布隐退,从此不再制作长篇动画电影。然而,仅仅四年之后,这位大导演又开始磨刀霍霍,准备投入到新电影的筹备工作之中。只是,在NHK拍摄的纪录片《宫崎骏:十载同行》(2019年)中,宫崎骏曾透露,早在2006年,自己的握力就已经只有年轻时的一半,因此,只能使用硬度偏软的5B铅笔作画。那么,他为何要在本该安享晚年的时候,继续从事对体力要求极为严苛的动画电影创作?又是怎样的题材吸引他再次拿起了手中的画笔?

这部尚未上映的新电影改编自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的同名小说《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本小说出版于1937年,正是日本加速对外侵略扩张、收紧国内言论管制之际。书中讲述了15岁少年“小哥白尼”(本田润一)与刚出大学校园的舅舅关于校园霸凌、个人尊严等问题的思考,从中引出自己该如何活下去的核心疑问。

正如宫崎骏对小说所诠释的那样:“书中无法直白地描述那个时代的暴力,它只能告诉读者,即使这样的时代来临,你也不要放弃做一个人,要活下去。”(吉卜力工作室编《热风》,2006年6月号)我想,这或许就是宫崎骏想要传递给未来前来观影的孩子们的一句声援。当然,这份善意与勇气同样也会传达到生活在风云变幻之中的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温桥

热门宠物

查看更多